单色釉又称一道釉,是通过釉药中各种成分不同的着色剂,在高温之下发生化学反应得到不同的颜色,用以装饰瓷器表面的工艺。单色釉瓷器指单纯以颜色为装饰的瓷器。
以釉色作为装饰是瓷器工艺中最早的装饰手段,早在东汉就出现了以铁为主要呈色剂的青瓷和黑瓷,南北朝时期,白瓷成功烧造,到唐代则已出现南青北白、如冰似玉的邢窑和越窑名品。
宋代是单色釉瓷器的繁荣时期,所谓五大名窑均为单色釉瓷器,各以具有特色的釉色和质地擅名。
元代以后彩绘瓷器后来居上,发展迅猛,但单色釉瓷器仍不断发展在工艺上屡获突破,至清代,更集大成,形成了绚烂多彩的单色釉品种,成为景德镇官窑的四大名瓷之一。
清代单色釉的烧造尤以雍正时期最为鼎盛,其品种之富、水平之高均达到了历史顶峰。根据唐英在雍正十三年著《陶成纪事》所载,此时已能烧制出多达五十七种釉彩,可见当时的盛况。下面来欣赏一组无可挑剔的雍正单色釉瓷器。